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国际期货招商|美股大跌,纳指100回吐美国大选出炉以来的大部分涨幅,发生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4-11-16 09:17:48 访问次数:32

一、经济数据因素

(一)零售销售数据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美国经济数据的每一个波动都如同在平静湖面上投下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势。零售销售数据作为反映美国消费市场活力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10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速达到0.4%,这一数据与预期的0.3%相比略胜一筹,并且9月前值还大幅上修至0.8%。从更宏观的经济背景来看,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后,消费市场在其整体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零售销售数据直接体现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在第四季度初,这个时间段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临近假日购物季,这个时期的消费市场活跃度往往会对全年的经济数据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零售销售数据表现良好,那么就意味着在假日购物季来临之前,消费者已经展现出了积极的消费态度。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就业市场的稳定使得消费者的收入相对稳定,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另一方面,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稳定或者上升也会促使消费者更愿意打开自己的钱包。这一数据表明美国零售销售在第四季度初保持稳健,这就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一个稳健的假日购物季即将到来。

而这种稳健的零售销售数据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股票市场方面,投资者往往会根据这样的数据来判断整体经济的健康状况。当零售销售数据表现良好时,市场会认为美国经济较为强劲。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预期可能会相应提高,因为强劲的消费市场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销售机会。然而,这也可能带来一个反向的影响,那就是市场认为美国经济不需要以降息的形式来提供支持。降息通常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鼓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经济已经表现强劲,那么降息的必要性就会降低。这种预期的改变会直接影响股市表现,例如会使得一些原本寄希望于降息带来资金流入股市从而推动股价上涨的投资者改变策略,进而导致股市的波动。

(二)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美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则是衡量美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美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11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为31.2,这个数据与预期的0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也远远超过了10月的 -11.9。这一数据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从制造业的内部结构来看,这个指数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新订单、生产、就业、物价等多个子指标。当这个指数远超预期和10月数据表现时,意味着在这些子指标所代表的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例如,新订单的大幅增加可能表明国内外市场对美国制造的产品需求旺盛。这可能是由于美国制造业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或者是由于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使得美国制造业在某些环节上重新获得了竞争力。生产的增长则可能与企业的产能扩张、技术升级等因素有关。就业数据的改善则反映出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乐观态度,从而增加了劳动力的雇佣。物价方面的变化也会对整个制造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影响。

这些变化综合起来,让市场对美国经济状况的预期发生改变。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在股票市场的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当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表现强劲时,投资者会认为美国经济有更多的增长动力。这种积极的预期会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他们会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市场中,因为他们预期企业的盈利会随着制造业的繁荣而增加。相反,如果这个指数表现不佳,投资者可能会对股市持谨慎态度,甚至会选择撤资,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走势。

(三)进口价格指数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进口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国际贸易成本和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指标。美国作为全球的经济体之一,其进口价格指数的波动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1. 10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涨0.3%,这一数据与预期为下跌0.1%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前值为下跌0.4%。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进口价格指数的环比上涨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对进口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例如,石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得进口这些商品的成本上升,从而推动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进口价格。如果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那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升。

  2. 10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涨0.8%,预期涨0.3%。同比数据更能反映出长期的价格趋势。这种同比涨幅超出预期的情况,说明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较大。这可能会对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是依赖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减少生产规模,或者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成本,从而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使得他们减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转而选择国内替代品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3. 10月除汽油的进口价格指数环比涨0.2%,预期涨0.1%,前值为涨0.2%。除汽油的进口价格指数的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汽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产品,其价格波动往往受到国际政治、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独分析除汽油的进口价格指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他进口商品的价格走势。这一指数的环比上涨,也反映出其他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趋势。

进口价格指数的这些变化结合其他经济数据,共同影响了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从而对股市产生冲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当进口价格指数上涨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美联储可能会采取加息或者维持较高利率水平的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这种政策预期会使得股票市场的资金成本上升,投资者预期企业的盈利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股市下跌。相反,如果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市场可能会预期美联储会采取降息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吸引资金流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

二、美联储相关因素

(一)官员表态影响

1. 鲍威尔表态

美联储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其决策和表态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每一次讲话都备受市场关注,如同在金融海洋中掀起的巨浪。

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强劲,美联储无需急于降息。这一表态背后有着多方面的经济依据和政策考量。从美国经济的宏观层面来看,劳动力市场指标回到与美联储充分就业目标一致的更正常水平。就业市场的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劳动力市场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状态时,意味着大部分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人都能找到工作,这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效应。例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提升,进而推动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时,通胀将继续朝目标2%下降,尽管时而会出现颠簸。通货膨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侵蚀居民的购买力,扰乱经济秩序。美联储一直致力于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2%左右。鲍威尔指出通胀虽然会有波动,但整体朝着目标下降,这表明美联储认为目前的经济状况不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通货膨胀或者促进经济增长。

他还强调利率路径并非预设,取决于数据和经济前景,如果数据告诉我们要放慢降息,放慢就是明智之举。这体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数据依赖性。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美联储会密切关注诸如GDP增长率、就业数据、通货膨胀数据等众多经济指标。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来调整利率政策,以实现其经济目标。鲍威尔的这种表态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即美联储会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来谨慎决策利率政策,而不是盲目地遵循预先设定的路径。这种表态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例如投资者会根据这一信号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而影响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的走势。

2. 柯林斯表态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的表态同样对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美联储的决策体系中,不同官员的观点和表态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

柯林斯表示12月再次降息肯定是有可能的,但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一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于货币政策走向存在一定的分歧和谨慎态度。从现在到12月会议,还会看到更多数据,必须继续权衡什么才是合理的。在美联储的决策过程中,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期间,可能会有更多的经济数据发布,如零售销售数据、就业数据、通货膨胀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变化将为美联储的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她支持美联储今年的两次降息,但也提到在没有新的价格压力证据的情况下,维持限制性政策没有道理,而当前政策仍然具有限制性。这表明柯林斯在权衡货币政策时,会综合考虑价格压力、经济增长等多方面因素。价格压力主要是指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压力。如果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压力,继续维持过于严格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这些表态使得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下降,在数据公布后,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降至约55%,而数据公布前为60%。这种预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股市投资者情绪。对于投资者来说,降息预期是影响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市场预期美联储会降息,那么资金会更倾向于流入股票市场,因为降息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预期,同时也会使得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相对下降,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债券市场转移到股票市场。相反,如果降息预期下降,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甚至会选择撤资,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三、行业板块因素

(一)科技股表现

1. 大型科技股不佳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股在股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常常被视为科技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其走势反映了科技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市场对科技行业的预期。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明显逊于整体大盘,大型科技股表现尤其不佳。例如由于英伟达、Meta平台、Alphabet和微软股价下跌,标普500指数中的信息技术板块是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跌幅超过2%。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全球科技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伟达在图形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计算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股价下跌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市场对其未来的业务增长预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虽然英伟达一直是硬件设备的重要供应商,但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市场可能担心其市场份额会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如果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和消费者对高端图形处理设备和人工智能计算设备的需求可能会减少,从而影响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

Meta平台(原Facebook)作为社交媒体巨头,其面临着诸多挑战。隐私保护问题、广告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用户增长的瓶颈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其股价下跌。在隐私保护方面,随着全球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Meta平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这增加了运营成本。在广告市场上,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如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对广告资源的争夺,使得Meta平台的广告业务面临压力。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在搜索引擎、云计算、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有涉足。其股价下跌可能与监管压力、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在监管方面,谷歌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主导地位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关注,可能面临反垄断调查或者更严格的监管措施,这会影响其业务发展战略和盈利预期。在竞争方面,云计算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亚马逊、微软等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争夺上给Alphabet带来了挑战。

微软作为软件巨头,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计算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股价下跌可能与软件市场的竞争、技术变革等因素有关。例如,在操作系统市场,虽然微软的Windows系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操作系统如安卓和iOS对其市场份额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云计算领域,微软需要与亚马逊、谷歌等竞争对手竞争,不断投入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保持竞争力。

这些大型科技股的股价下跌对纳指100指数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导致回吐美国大选出炉以来的大部分涨幅。纳斯达克100指数是由纳斯达克市场上100家型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组成的指数,这些大型科技股在指数中的权重较大。当它们的股价下跌时,会直接拉低指数的数值,使得纳斯达克100指数失去之前上涨所积累的部分成果。

2.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在生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它涵盖了众多生物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与生物科技行业的创新成果、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跌超4%,疫苗股重挫,也对整体纳斯达克相关指数产生负面影响。生物科技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是其显著特点。疫苗股作为生物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股价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研发方面,疫苗研发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从疫苗的研发初期到最终上市,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临床试验,每个阶段都存在失败的风险。如果某个疫苗研发项目在临床试验中出现问题,例如安全性问题或者有效性未达预期,那么相关企业的股价可能会遭受重创。例如,可能存在疫苗在大规模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这会引发市场对该疫苗企业的信任危机,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其股票。

市场需求也是影响疫苗股股价的重要因素。在疫情期间,对疫苗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使得一些疫苗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和控制情况的变化,疫苗需求也会发生波动。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需求可能会减少,这会影响疫苗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预期,进而导致股价下跌。

政策环境同样对生物科技企业有着重要影响。政府对生物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药品审批政策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政策变得更加严格,例如提高药品审批标准或者加强对生物科技企业的监管力度,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研发难度,从而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下跌会对整体纳斯达克相关指数产生连锁反应。因为纳斯达克相关指数包含了生物科技板块,当生物科技指数大幅下跌时,会拉低整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数值,影响投资者对纳斯达克市场的整体信心,进而可能导致投资者减少对纳斯达克市场其他板块的投资。

四、市场情绪与其他因素

(一)市场避险情绪

在金融市场中,市场情绪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资产价格的走势。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相关表态出炉后,市场普遍出现鹰派反应。这种鹰派反应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一种预期和态度。

在盘前交易时段,美国股指期货和美国国债被抛售,而美元指数则上涨。美国股指期货的抛售表明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走势持悲观态度。股指期货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的一种预期性交易工具。当投资者预期股市将下跌时,他们会选择抛售股指期货以避免损失或者获取做空收益。美国国债被抛售可能是因为投资者认为在经济形势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债的收益率不再具有吸引力。国债通常被视为一种安全资产,在经济稳定时期,投资者会倾向于购买国债以获取稳定的收益。然而,当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投资者预期经济可能出现波动时,他们可能会将资金从国债市场转移到其他更具潜力或者更能避险的资产上。

美元指数的上涨则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经济数据的表现使得市场认为美国经济相对强劲,这会增强美元的吸引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其价值与美国经济的表现密切相关。当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时,投资者会更愿意持有美元资产,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另一方面,美联储的相关表态也可能影响美元指数。如果市场认为美联储不会急于降息,那么美元的利率优势相对其他货币可能会保持,这也会吸引国际投资者购买美元资产,推动美元指数上升。

美国市场开盘后,股市跌幅扩大,遭遇大举抛售,而美债由于避险情绪升温受到买盘追捧,近期跌跌不休的日元大涨1.5%。股市跌幅扩大进一步表明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当市场情绪悲观时,投资者会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这种抛售行为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股价下跌引发更多的投资者恐慌,进而导致更多的抛售。美债由于避险情绪升温受到买盘追捧,这是因为在市场动荡时期,投资者会寻求安全的资产来避险。美国国债作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其信用风险较低,因此成为投资者在避险时的。

日元大涨1.5%则反映了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特殊地位。日元通常被视为一种避险货币,在全球市场动荡时期,投资者会将资金转移到日元资产上。这可能是由于日本经济的一些特点,如日本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日本国内的低利率环境等因素

  • Q:3998897358
  • 3998897358
  • 香港干諾道西118號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3:00

周六日休息

Q:3998897358